(英文短片)
Stanko Mabić 神父

(🎤 廣東話翻譯)

(🎤 普通話/國語翻譯)

親愛的觀衆,願平安與安康與你們同在:
在四旬期內,每日的讀經,每日的默想, 以及接觸到多方面關於四旬期的默想資料,很多時都會接觸到沙漠這名詞。故此,今天晚上,我想和你們分享一下我對沙漠的意念。
當我聽到沙漠這名詞時,我想你會跟我一樣,聯想到一個異國風情的景象。我們不其然會嚮往拿着照相機,攜帶冰凍的飲品,跳上一輛冷氣房車,作一天,兩天,甚至一整星期的觀光旅程。可是我們很少人決定去物質稀少的沙漠裏住上多年。

******

當我閲讀聖經,讀到若翰洗者在沙漠住上十五年,又或其他聖者如是,我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寧靜。寧靜,這聖者獨自一人 ,沒人作伴。入夜,他甚麽也聽不到,連自己的聲音或別人的聲音也聽不到。不過,沙漠中那種寂靜仍然未算寧靜。寂靜可算是寧靜中一個因素。但寧靜是活在心中,是另類的。我們嚮往的寧靜在沙漠是找不到的。連在修道院裏也找不到。我們可以往Carthusian修道院去找,那裏的修士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靜中,但也找不到。又或者我們返回沙漠去找,也找不到。真正的寧靜是從心生。我們從心中的寧靜與天主會面。沙漠領我們找到寧靜。引領我們達到與天主最深的親密共融。我們談及沙漠,寧靜,獨處,不需要冠上名堂,撒哈拉,猶大,或埃及沙漠。我不會把重點放在地名上,我會着重於精神及內心的寧靜。

******

隱者聖安當,隱修院之父,一生都住在沙漠。他說:「那些去沙漠與天主保持和平的人免卻以下三種鬥爭:聆聽的鬥爭,眼見的鬥爭和言語的鬥爭。那祗剩餘要面對內心的鬥爭。」面對內心鬥爭,單靠獨處是不足夠的。沙漠四週都是靜,一定要達致內心寧靜。內心寧靜正是鬥爭的場地,時常處於鬥爭狀態中。但話說回來,像沙漠裏的外在靜止,正提供一個極佳的環境,去戰勝內心寧靜的鬥爭。
所以,獨處和外在的寂靜是不足夠的。我們要讓福音的光輝照耀我們內心,使我們滋潤於無條件的愛中,加上天主安寧的恩澤,臨在我們內心的寧靜。活於沙漠中,不單祗是個人獨處,而是與主同在,為主而活。與主一起生活的人,縱使獨處,永遠不會孤單。
一個充滿寧靜的內心,也是一個充滿愛的內心。天父總是在祂子女的心中靜靜等候我們。而不是在那遙遠的地方,像沙漠,海洋或是城中的百貨商場。

******

讀聖經,我們沒有看到有一位先知,未有先歸隱於獨處和寧靜,或實際上深入沙漠,便獲得與天主會面。偉大的事情總是開始於沙漠,寧靜,獨處。
讓我們拿天主創造天地為例子加以想像。聖經首數頁有如此記載:「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。」(創 1:2) 黑暗籠罩着深淵。「天主見光好,就將光與黑暗分開。」(創1:4)當我凝思此情此景時,我有一個感覺 ,這會發生於萬籟俱寂的寧靜中。天主祗說了一句話:「就這樣吧!」那便照祂的意思成就了,光與暗便分開。當我們參考其他宗教,比方希臘和羅馬神話講述天地創造時,他們會提及某些神,如泰坦。他們會講及到龐大的鬥爭,嘈吵。但當我們讀聖經最初數頁講有關創造天地時—天主祗說了一句話:「就這樣吧!」那事就這樣成了。依我的見解和經驗,這事成就於完美寧靜中。又如天主創造人的時候,祂吹一口氣,僅僅聽到或甚至聽也聽不到。天主祗吹了一口生氣,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。

******

天主派遣祂的聖子到人間,當天主子誕生時,亦是在寧靜之中。天主子在晚上誕生於白冷郡城外一個洞穴。晚上,尤其是子夜特别寂靜,因此,天主子於完美的寧靜中誕生,於寧靜中進入人間。之後,天使歡唱,牧人來臨。天使的歌聲並非音高律壯。音韻出自寧靜旋律。我想告訴你天主是寧靜的朋友。有一次,德蘭修女這樣說:「樹木,花草,大自然培養寧靜。細看月亮,星辰,太陽運作於完美的寧靜中。 全沒聲響。」

******

天主差遣亞巴郎離開祖家,從加色丁的烏爾到哈蘭。這些都是土地肥沃,水源充足,畜牧種植皆宜的地方。天主卻吩咐亞巴郎遠離此地,前往流奶流蜜的福地。奶和蜜皆是完美土地的象徵。亞巴郎聽從天主的指示,流徙到位於猶大的福地。猶大大部份土地是沙漠,祗有少部份土地可以耕種。但絕大部份是沙漠。亞巴郎離開哈蘭,離開加色丁的烏爾,肥沃富裕之地。從常人眼光來看,此地奇佳,才是真正流奶流蜜的地方,非如猶大沙漠多於一切。但天主要說:沙漠才是流奶流蜜的地方,要努力工作。在這裏,我們不可以單靠一己的力量,要依靠天主的力量。不可能自給自足,要收歛自己,在寧靜中聆聽天主的說話,奉上一切工作的成果,祈禱,事事服從。

當天主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束縛時,取道路經沙漠。由埃及至客納罕横跨數個月的旅程。天主帶領以色列人用上四十年時間,因為他們不服從。天主可以作這樣的安排:領他們到一處綠洲,留他們在那邊四十年,但天主沒有這樣做,全部時間都是留在沙漠。這並非偶然 ,透過沙漠,我們可以潔淨自己,可以更容易聽到天主的說話。透過沙漠的寧靜,天主與我們溝通。在寧靜中,天主會更容易跟我們說話,我們也會更容易聽在心裏。

******

當我們讀路加福音首數章,記載有關洗者若翰的事蹟時,我覺得天主如何去啟發路加的記載很有意思。路加提及當時最有權最有勢的人物。路加敘述事件發生於:「凱撒提庇留執政第十五年,般雀比拉多作猶太總督,黑落德作加里肋亞分封侯,他的兄弟斐理伯作依突勒雅和特辣曷尼地方的分封侯。」(路3:1-2)路加盡列當時最有勢力的人物,加上兩個大司祭,亞納斯和蓋法。全是社交上頂尖名流和宗教上至尊權貴。在開了這份名人清單後,路加遂說:「有天主的話。」(路3:2)向誰說?向剛在沙漠裏住了十五年的洗者若翰說。天主當然也會對以上那群顯貴說。天主愛世上每一個人,也與每一個人講話。祗是這群人生活在嘈吵之中,基於身邊週圍的噪音和內心的嘈音,他們沒可能聽到天主的話語。洗者若翰退隱於沙漠,他不會聽不到天主的說話,因為他知道天主有話要跟他說。洗者若翰與天主一起活在寧靜的沙漠中,讀祂的聖言,特别是有關依撒依亞先知,他以十五年的心去準備聆聽。當天主的召叫蒞臨時,他便欣然去履行使命,立時回應。若翰乃司祭之子,他大可以留在聖殿,天天祈禱奉上獻祭。但聖殿有那麼多噪音,人來人往…他恐怕聽不到天主召叫的聲音。故此,他退隱沙漠,攜了依撒依亞先知書,恭讀聖言,細心聆聽。最終聽到了天主的召叫。

******

這樣洗者若翰在沙漠裏住了十五年,一年廣傳福音,最終於黑落德的獄中致命。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比例:他靜居沙漠十五年處於寧靜當中。然後講道福傳一整年。記載說:正如依撒意亞先知書上記載說:「在荒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」(路3:4) 一大群眾,整個耶路撒冷,猶大和鄰近地區都來聽這聲音。他的呼聲有若沙漠洪鐘,就是基於那十五年的功力,天主賜予的威力,聖神賦予的威力,聖神火熖在他心內燃燒的威力。當他發聲時,聖神,天主的神能,已經在他身上發揮作用。如果我們打這個比例:靜止15分鐘,然後說話1分鐘(15:1比例)。那麽,靜止15小時而說話1小時,所說的話會更有說服力。因為我們的說話會從寧靜中產生力量,這完全因為我們有時間去聆聽天主的話語,才會與天主產生共融。

依照福音記載,當天使加俾額爾到訪瑪利亞時,沒有一處提及瑪利亞見到天使。她聽到天使的聲音。瑪利亞要聽到天使的聲音,四週一定要寧靜,瑪利亞的心思也要寧靜。她正在想念天主,渴求天主 ,因此,她才聽到天主的聲音。而瑪利亞心中無罪,没有原罪或本罪。瑪利亞心中有的祗是愛,謙遜和服侍他人。愛,謙遜和服侍他人,祗有在寧靜中才找到,在嘈吵中是找不到的。

天使加俾額爾也到訪匝加利亞,告知他妻子會懷孕產子。匝加利亞聽到一個天使的聲音,不祗是一個天使的聲音,匝加利亞心中聽到其他很多聲音,此等聲音泛生疑慮。他沒有信德,所以天使對他說:看,你必成為啞吧,不能說話,直到這些事成就的那一天。(路1:20) 直覺上,天使好像是在懲罰他 ,但這並非如此。天使實際上賞賜了他,賦予他恩寵。九個月的沙漠,九個月的沉默,儘管他不會說話,他每天會默想天主通過天使所傳給他的話。在九個月的寂靜中,他的信德變得如此堅強,以至於從他給兒子命名開始,凡事都履行天父的一切意旨。他身為司祭,奉侍主於聖殿,但他的內心卻充滿嘈音。我是神父,神父懂得說話,說很多話。可能我們未必懂得去聆聽。我們聽告解時聆聽最多。就是在寧靜中去聆聽,才使我們有靈感去選擇和講出適當的說話。

******

讓我們談談聖若瑟,瑪利亞的未婚夫。聖經裏沒有記載聖若瑟說過任何話語。他很靜,生活於寧靜之中,但卻與别不同。他這般寧靜,恍如天主已在母胎時選定他為耶穌的養父,聖子的監護人。這若瑟被稱為「義人」(瑪1:19)。如果他時常混在人群中尋求享樂,他絕不會得到如此稱號。他在靜默中勤奮工作。他的工場就是他的沙漠。在此間,他以他的工作光榮天主。 在寧靜中他聽天使的聲音。在夢中,天使顯現給他:「起來,帶着嬰孩和他母親… 」(瑪 2:13)天主跟他說話,因為他在內心的寧靜中去聆聽,並得以回應。倘若他心存嘈音,充滿遐想,心中定會浮現激烈的對話,吵鬧,必然不能立刻聆聽。

******

耶穌在比拉多的法庭裏接受審判時,以及在苦路上,大部份時間都是在靜默中。為甚麽?靜默是宣講天國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。所有猶太和羅馬的頂尖人物,所有的大司祭和司祭都聚集一起,比拉多也在場,耶穌可以向他們講話。但他卻保持靜默。耶穌不祗向外保持靜默,他內心也保持靜默。這靜默沒有仇恨,沒有報復,沒有喃喃自語,卻有愛。這靜默要說的話,必然多過講出來的一句話。

讓我們拿聖保祿宗徒為例子。當耶穌與他在臨近大馬士革講話時,他盲了。稍後,耶穌邀請保祿作為宣講福音的先驅。他退隱沙漠,他在阿拉伯沙漠住了三年。稍後,他返回大馬士革,前後過了十年靜默,寧靜和聆聽的生活。天主,你要我作甚麼?主,你要我為你幹甚麼?靜默之後,沙漠之後,當保祿開口講話時,教會沒有一個比他更有說服力,更為強而有力的傳教士。並且,從亞細亞到羅馬,保祿建立了那麼多教會。

******

讓我們又拿聖方濟各阿西西(St. Francis of Assisi)為例。在 St. Damian 聖達勉堂內,聖方濟各阿西西聽到耶穌從苦像向他說:「方濟各去重建我墮落中的教會。」方濟各怎樣會聽到天主的話?耶穌甚麽時候跟他說話?我深信耶穌於他仍在母親胎中時,就與他說這話。耶穌不停對他說:方濟各,去重建我的教會,這是你的使命。基於此我造了你,我把這使命交托給你。耶穌不停地由他的童年以至少年,與他說這話。但方濟各聽不到。為甚麽他聽不到?因為他心裏太多嘈音,生活太多享樂,太多生意交易…那時沒有沙漠。直至後來,當他在戰場上受了傷,返家作長時期休養,處於寧靜的房間,有如在森林,在大自然。情況有如在「沙漠」獨處。他的心平靜下來,他的思維也平靜下來。這樣,才可以聽到耶穌從苦像上向他的召叫。這樣,他才可以回應此召叫。正因如此,在他後期傳教生涯中,他每年也往沙漠隱修40天。他不是往阿拉伯沙漠,而是往 La Verne的森林,深入山中與天主交往。因為他懂得沙漠的獨處和寧靜是特具威能。40天後回來他開始講話,不但人人樂於聆聽,雀鳥,森林也樂於聆聽。因為這威能由他口中發出——不是人的威能,而是聖神的威能,是他從沙漠獨處,寧靜和與天主交往而來。

******

因此,如果我們要進入我們內心深處去與主會面,沙漠,獨處,寧靜是必經的歷程。與天主相遇的關鍵是在我們內心的靈性中,而真正的祈禱就是與主相遇。我們內心有很多空間,可與天主在寧靜中會晤。耶穌說:「要進入你的內室。」(瑪6:6)進入獨處,寧靜的環境。但我們內心有很多內室,有跳舞的,有購物用的,有作遊戲用的,有住處用的…卻沒有一個寧靜的。天主正是住在這寧靜的內室。我們要經過無數的內室,直至最深處的寧靜內室,我們要設法找到這內室,因為寧靜處於這內室。天主正在此處等候我們。在此室內我們處於獨處和寧靜中,充滿天主的愛,與天主作親蜜的會面。

******

與天主於內心深處會面是一個奧秘,是不可以用言詞去表達的,但通過獨處和寧靜卻可以。我們要打開我們的內心讓天主進來。因為天主是聽我們內心的說話,而非從口說的話。某人不善辭令,並非一個有口才的人,但天主絕不會介意他是否能言善辯。天主是聽我們心中的話語。梅瑟對天主說:「我怎能說話?我口吃,我原是笨口結舌的人。」(出:4,10 )天主是絕不會介意的。就算我們口吃,如果我們說的話是從寧靜中發自天主的,所有人都會聽。又或者我們口齒伶俐,修辭得體,而天主不在我們心中,我們不會觸動任何人。德蘭修女常說:「在寂靜中進行的內在祈禱,在心靈的沙漠中,多思考並不重要,而是要多愛。」

最後我想到猶大國王撒羅滿的祈禱 : 主,賜給祢僕人一顆傾聽的心。給我一顆能夠保持沉默的心,並聽到祢的話語。

罪的赦免

罪的赦免

(英文短片) Ante Vučković 神父(🎤 廣東話翻譯) (🎤 普通話/國語翻譯) 在新約裏,會讀到罪的赦免及存留。若望福音結尾,在敘述了耶穌復活的事之後,耶穌於一周的第一天探訪了祂的門徒。耶穌向他們問好: 「願你們平安。」(若 20:21)說了這話,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:「你們領受聖神罷!你們赦免誰的罪,就給誰赦免;你們存留誰的,就給誰存留。」(若...

天主聖言

天主聖言

(英文短片) Ante Vučković 神父(🎤 廣東話翻譯) (🎤 普通話/國語翻譯)...

考驗與誘惑 II

考驗與誘惑 II

(英文短片) Stanko Mabić 神父(🎤 廣東話翻譯) (🎤 普通話/國語翻譯) 親愛的觀衆,願平安及安康與你們同在: 我們正處於四旬期。聖若瑟也被考驗。天主在夢中顯現給聖若瑟 , 對他說 :「起來,帶着嬰孩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去,住在那裏直到我再通知你,因為黑落德即將尋找這嬰孩,要把他殺掉。」(瑪2:13) 這是一個真正的考驗。若果我是聖若瑟,我會說 :...

考驗與誘惑

考驗與誘惑

(英文短片) Stanko Mabić 神父(🎤 廣東話翻譯) (🎤 普通話/國語翻譯) 親愛的觀衆,願平安及安康與你們同在: 我們將要反思的主題是考驗。在分享之前,我想講解一下考驗與誘惑之間的區別。許多人混淆了這兩個術語。考驗來自天主,天主在考驗中試煉了我們的信德。試煉的結果永遠是生命。誘惑來自撒旦。撒旦想通過誘惑引誘我們,並導致我們死亡。...

從靈修角度去看守齋

從靈修角度去看守齋

(英文短片) Marinko Šakota 神父(🎤 廣東話翻譯) (🎤 普通話/國語翻譯) 今晚讓我們談談守齋。因為守齋是四旬期重要的宗教表達之一,去準備迎接復活節。 從靈修角度去看守齋 在一個和平之家(House of Peace)硏討會中,有一位參加者問斯拉夫高(Slavko Barbarić)神父:「 神父,你對我們說,守齋會得到和平。但守齋卻使我和家人,妻子及兒女一起相處時,感到心煩意亂, 導致神經緊張,如此,不如不守齋,我便不會神經緊張。總好過守齋而令我神經緊張。」...

禁食

禁食

(英文短片) Marinko Šakota 神父(🎤 廣東話翻譯) (🎤 普通話/國語翻譯) 禁食是聖母在默主哥耶第一個和最重要的呼喚。 在聖經的開端,已在創世紀提及禁食的呼喚。「樂園中各樹上的果子,你都可吃,只有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,因為那一天你吃了,必定要死。」(創 2:16) ,也可以在聖經的其他書中找到。先知、耶穌和早期的基督教徒都有禁食。禁食已在整個基督宗教歷史上一直存在,直到20世紀幾乎完全消失。 一位神父告訴斯拉夫高神父 (Slavko...